黄芪

黄芪 詳細百科

黄芪是常用的補氣中藥材,被誉為補氣之最,具有補氣升陽、固表止汗、利水消腫、托毒排脓等功效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等地,是傳統中醫藥中最重要的補氣藥材之一。

黄芪

基本信息

科屬豆科

學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

產地中国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等地

採收期秋季9-10月

生長年限3-4年

植株高度50-100厘米

形態特徵

奇数羽状復葉,小葉12-18对,椭圆形

总状花序,花黄色或淡黄色,花期6-8月

主根粗長,圆柱形,外皮黄褐色,肉質

直立,有细棱,被白色柔毛

生長環境

土壤要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,pH值7.0-8.0

水分需求耐旱,生長期适量浇水,忌积水

光照要求喜光,需充足陽光

溫度要求15-25°C,耐寒性強,可耐-30°C低溫

濕度要求相对濕度50-70%

品種分類

主要品種

野生黄芪栽培黄芪蒙古黄芪膜荚黄芪

加工類型

生黄芪炙黄芪(蜜炙)炒黄芪黄芪片

💊 藥用價值

性味甘,微溫

歸經归脾、肺經

主要功效

  • 補氣升陽,适用于氣虛乏力、中氣下陷、脱肛、子宫脱垂
  • 固表止汗,改善表虛自汗、氣虛外感
  • 利水消腫,治療氣虛水腫、小便不利
  • 托毒排脓,改善疮疡难溃、溃久不敛
  • 增強免疫力,提高机體抗病能力

主要成分

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芪甲苷黄酮類化合物

📖 使用方法

用法用量

  • 煎汤:9-30克,大剂量可用至60克
  • 研末吞服:3-5克
  • 燉服:與肉類燉煮,補氣養血
  • 泡茶:切片泡水代茶饮

⚠️ 使用禁忌

  • 表實邪盛、氣滞濕阻者慎用
  • 陰虛陽亢者慎用
  • 孕妇可在醫师指导下使用
  • 儿童适量使用

🌱 種植技術

栽培要點

  • 选择向陽坡地,排水良好
  • 深翻土壤40-50厘米,施足基肥
  • 春播或秋播,行距30-40厘米
  • 及时中耕除草,追肥2-3次

常見病蟲害

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豆荚螟

預防措施选用抗病品種,合理轮作,避免连作

治療方法發病初期喷施多菌灵或代森锰锌

✂️ 採收加工

採收時間秋季9-10月,生長3-4年后採收

採收方法挖取根部,去除莖葉和须根

加工方法

  • 生黄芪:洗净切片曬乾
  • 炙黄芪:蜜炙后使用,增強補氣作用
  • 炒黄芪:炒制后使用

貯藏方法陰凉乾燥处保存,防潮防蟲防霉

🏛️ 文化價值

歷史淵源黄芪使用歷史超过2000年,《神农本草經》列為上品

文化象徵象征正氣充盈、健康強壮

禮品文化傳統補氣佳品,常用于馈赠體弱者

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證實具有增強免疫、抗疲勞、保護心血管等作用

市場價值内蒙古黄芪品質优良,是重要的中藥材和出口商品